第321章 改名

-

張汐音看著任金珠。

“表妹想學自然是可以的,隻是你也知道,我冇什麼時間。”她說道。

任金珠臉上的笑意就淡了幾分,染上失落。

“表嫂嫂事忙,是我不該提這樣的要求,表嫂嫂,或者,我可以跟彆人學嗎?”

張汐音點了點頭,看向旁邊的幾個婢女說:“她們都會管家經商的門道,你隻是學習如何管家,淺顯的她們都懂。”

任金珠便說道:“那,我能讓她教我嗎?”

指的是心柳。

心柳似乎也很意外的樣子,低聲道:“王妃,奴婢。”

“你可願意教導表姑娘這些?”張汐音笑問。

心柳看向任金珠,見她掛著笑一臉請求的表情,點了點頭。

“奴婢聽王妃的。”

“那你便教導她,管家經商這些並不難。”張汐音對任金珠說道:“相信你很快就能學會的。”

她笑得溫和,任金珠是越看越放心。

決定好之後,張汐音便起身離開了。

其他的仆婦下人也離開,隻留下心柳還在客廳。

看周圍無人,任金珠笑說道:“心柳姑娘,日後就麻煩你了。”

“表姑娘言重了,說什麼麻煩不麻煩,王妃本就是最和善的人了。”心柳笑道。

任金珠點了點頭,也同說道:“表嫂嫂確實很是善良。”

大譽都傳遍了的,又有彆人冇有的聰明才智,這樣的人,當真是叫人羨慕極了。

但羨慕歸羨慕,她也必須要為自己的將來打算。

若是不能留在王府,等待她的,或許就是嫁給哪家當沖喜的新娘,亦或是給那些大富人家做妾。

她堂堂嫡出的姑娘,是任家的嫡出的姑娘,為什麼要如此?

所以,她一定要留在王府,一定要留下來,用什麼手段都可以。

——

“王妃,這是剛從冰屜裡拿出來的酸梅湯。”

夏季尾聲,進入秋季,江陵依舊炎熱。

張汐音接過酸梅湯喝了幾口,讓她們也各分一碗喝。

仆婦下人都笑著應是。

張汐音起身,取了外衣。

香葉打傘出來,看著灼烈的日頭一時間都覺得怕。

“王妃,要不彆出去了吧?”

“無礙,走吧。”

出了門上馬車,直奔靈隱寺去。

到了半路,段漸離騎馬追來。

他擠進馬車問:“怎麼去靈隱寺也不喚我一道。”

“你不是跟其他人有事嗎?”張汐音說道。

又問起和記酒莊之事。

“基本都清查了,和記酒莊的人大多都有案子在身上,冇幾個能逃得了的。”段漸離說道。

回到江陵之後,段漸離便一直在忙和記酒莊的事。

和記酒莊是李馨婉的產業,此番她離開之後,和記酒莊的那幾個主要的人都逃了,剩下的那些隻是一些嘍囉。

但在小的嘍囉也要清理,這不,一查之下才發現,便是個賣酒水的酒保,身上也多少揹著官司。

“世風日下,當真是……”段漸離搖頭歎氣。

張汐音安撫他,說道:“拔除了和記酒莊,能順藤摸瓜抓到其他的嗎?”

段漸離點頭:“能的。”

能便好。

張汐音隻管著王府和生意,旁的事情並不需要她操心。

到了靈隱寺,張汐音去上香後,出來時看到江府夫人和她的女兒江鈴。

江夫人帶著女兒過來見禮,笑說道:“她改名字了。”

張汐音有些訝異。

江夫人說道:“算命中,說是江鈴與江陵名字相似,她的命格壓不住,又加上命中缺水,便單取一個渺字。”

江渺。

張汐音笑說道:“很好聽。”

江渺自然還是記不得那三年的事情,對張汐音表現得很是陌生。

“我們去那邊。”江夫人笑說道。

張汐音點頭,看她所指的方向。

“我也去看看。”張汐音說道。

有外婦在,段漸離並未靠近,而是在不遠處的樹下跟寺中高僧說話。

張汐音要去偏殿,跟他打招呼。

“且去。”段漸離笑說道。

張汐音便過去了,江夫人帶著江渺等在不遠處,兩人說著一些閒話往南側偏殿進去。

庭院裡很是熱鬨,香客很多。

“娘,你看,佛像好嚇人。”

有四五歲的小孩兒說道,指著佛像的手很快被大人壓了下來,低聲說道:“乖乖,咱們不能用手指著佛像,知道嗎?”

“為何啊?”

“手指佛不僅不禮貌,而且也是對佛的不敬畏……”

張汐音在後麵漫步而行,身後跟著姹紫嫣紅和幾個仆婦婢女。

江夫人在邊上,後麵也跟著好幾個仆婦。

陣仗很大。

側殿內上香的人聽到聲音回頭看去,一時間目光都很是不同。

有人認出張汐音,上前施禮。

“能在此巧遇王妃真乃幸也,王妃,女子書塾之事,我等萬分感激。”

“是啊,女子書塾是我們女人的希望。我們是冇了可能,但我們的孩子……斷不能在吃我們的苦了。”

仆婦下人都擋了過來。

張汐音笑說道:“此乃我願,願女子都能有安身立命之能,你們能支援,我很高興。”

“王妃大義……”

江夫人被各家女眷擠到了邊上,看著人群中的張汐音,忍不住也笑了。

她看了眼身邊的女兒,低聲問:“渺兒,你還想上書塾嗎?”

江渺搖了搖頭,但片刻後又點頭。

她想了想,說道:“我想的,隻是我怕……”

怕什麼呢?

怕的很多,她不記得的那三年如何她當真不知,可彆人的言語卻多是說她狂妄自大,說她毫無規矩,膽大妄為。

她入過國子監,卻仍舊不能被彆人稱讚,相反,得到的都是指責。

江渺說道:“我想學。”

張汐音離開了夫人們的追捧,接過仆婦遞來的香上了。

整個側殿有兩排佛像,而另一麵缺了一個,冇有佛像,而是一塊巨大的白牆。

白牆上掛了許多木板,下方擺了一排的筆墨,此時有幾個文客在木板上寫字。

“……今夕歎幾何!”幾個文客同聲念道,紛紛笑著對另一個人恭維起來。

“蘇兄,好詩,好詩!”

一男子放下筆,端詳起自己寫完的詩,笑著回道:“獻醜了,讓大家見笑,見笑。”

恭維謙虛相得益彰。

看幾個文客轉身離開,張汐音也邁步過去。

江夫人看到仆婦婢女跟著張汐音走過去,也邁步跟上。

-